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霍格沃兹应犹在,魔法永存少年心》


      你带着在心里生长了十五年的霍格沃茨城堡走进电影院,最后仰头静静沐浴了纽约倾城的雨,安静柔和而清凉。依旧是Vsco cam的中世纪怀旧灰色胶片滤镜,灰色调中隐隐透出光亮的蓝。最后那只遮天蔽日的鸟兽张开翅膀滑过纽约的上空,十五年前那只叫做海瑟薇的长着雀斑的白色猫头鹰,指引着一个小男孩穿过烟雾缭绕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从此汪蓝又浅灰的巨幅图景在你们眼前展开。
         魔法师们,欢迎回家!
                                      ———From 豆瓣
         电影撕裂了现实的时间空间,十五年前国王十字车站罗恩说,嗨你是哈利波特,自此在平凡世界之外,你的心中洞开了一个充斥着蜂蜜酒,金色飞贼的魔法平行次元,与你如影随形。坐在电影院面对银幕的那133分钟仿佛是在面对面问候这15年来的自己,莫名的仪式感。观影时一直微笑,撰文时不住眼酸,原来我不仅在向那世界致敬,更已开始怀念我最自在的15年了。


       上映的时候流沙很冷 没有一个人愿意陪我去看 我一个人坐了公交又因为修路走了半个小时看了IMAX版 没有人理解 他们不会懂的见过那个世界的人 就算明知自己永远不属于那里 可音乐响起的时候依然觉得像回家一样。


        观影完毕~大家都知道当初对着书本里魔法世界如数家珍的小孩子们长大了,新故事的开端没有原文的心知肚明,而是跟着每个画面去揣摩书中第一次的70年前,比起带我们回忆以前,更像是打开一扇门说:


       “你长大了,有些故事我们重新讲起吧,不止你熟知的那些人”。


       开篇剧透一时爽(嘿嘿嘿),整部电影就像一场2016年爆款娱乐产品大集合:像Pokemon Go一样满大街捕捉神奇动物,像漫威和DC一样造个怪物连飞带撞的轰碎半个纽约城,像阴阳师一样不停奔波在集齐SSR的路上(这么说起来主角确实是个欧洲人呢,也算实至名归)。


       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在放映结束后听过如此热烈的掌声了。我这小城市里的电影院难得的也出现了爆满,片头熟悉的音乐一出来就欢呼的观众等等等等,不得不说能够再次回到这个世界真的很好。特别夸一下James Newton Howard给新系列配的原声,还有这次3D跃屏特效,在描绘神奇动物这方面上确实做得很好。不光开场的音乐,很多场景台词和细节都能让人会心一笑。格雷福斯给小男孩的那个标志是死亡圣器标志,还有听见邓不利多的名字、还有霍格沃兹、都忍不住开心笑起来。片末落下的大雨真的太美了,巫师们一个接一个地拔出魔杖将战后的断壁残垣一一复原,真的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后霍格沃茨那个残酷又美丽的夜晚。最后一个场景简直不要太棒。其实我觉得最好玩的是阿拉霍洞开打不开的门被麻瓜直接踹开了诶,那时候在妹妹心里麻瓜一定男友力爆表!话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习惯了某种方式,而忘记了用最暴力最直接简单的途径解决!格林德沃真身的扮演者我真看不出是加勒比海盗的船长23333,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Newt拿着魔杖说“阿拉霍洞开”“统统石化”的时候好想哭,对,没错,就是这些个咒语,哈利波特说过的咒语!!一个系列,相同的咒语,不同的情节!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神奇动物在哪里只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现过的教材而已,尽管后面出了实物,但仍惊叹于一个只有几十页没有剧情的儿童图书,竟然被她自己完全再创作成一套新的电影系列,而且世界观之恢宏、之博大…此次的故事里三条主线互相穿插,魔法师、正常人还有神奇动物都有着很好的发挥,尤其是选择了一个不会魔法的「麻瓜」作为男二主角,(不好意思原著党还是习惯了麻瓜的称谓)由他带领同样不会魔法的观众去走进这个世界里,安排得非常巧妙,他的主线既好笑又感动,最后甚至还很催泪。讲真,本系列并非圈钱行为,而是实打实的前传+世界观扩展作品,从罗琳亲自担任制片+编剧就可以看得出来原作者有多上心。本作中所有出场角色+事件都会成为第一次巫师战争事件的重大转折点。第二部将会出现中国神兽(萌物),电影绝对推荐去看,还是很感谢罗琳阿姨出了这个系列,会一直追下去。无论如何,它每一部上映的时候,我都会乖乖坐在电影院里,兴奋无比地再次回到魔法世界,就好像许多年前,第一次阅读那一章,《大难不死的男孩》。


       提及《哈利波特》,这本现象级的作品好像已经成为过去式有一段时间了,但估计没有人会彻底地将它遗忘,就好像随时都能回忆起来的童年往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有欢笑也有泪水,也许不必说谁好谁坏,所谓的经典可能只是因为占据,占据了你的时光,你的回忆。就好像当年看《哈利波特》的日子,能够随时沉浸其中,忘记一切现实中的烦恼,慢慢地,好像自己在跟随着铁三角一起冒险。慢慢地,就好像自己也成为了其中一员;慢慢地,就好像这个魔法世界就存在于现实之中…..
       那时候每天一度的回家返校,都让自己觉得是9又3/4车站一样,伴随着现实和魔法的混合,似真似幻,让人分不清楚。
       《哈利波特》吸引我之处,大抵如下吧:第一.当然是满足了所有人的幻想。霍格沃茨,魔杖,扫帚,猫头鹰,会飞的汽车;妖精,家养小精灵,火龙,门钥匙,隐身衣,时间转换器;对角巷,霍格莫德,陋居,魔法部……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最想要的魔法道具,最想掌握的魔法技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斗魔王,打怪兽,骑着扫把,举起魔杖,天地任我遨游……何等幸事!第二.是无与伦比的真实的世界观。真实与幻想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刘慈欣说最伟大的科幻小说,是把科学幻想写的如同新闻报道一样真实,魔幻小说自然也差相仿佛。而罗琳阿姨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里面的虚实结合无懈可击,伦敦火车站,对角巷,妖精开的银行,货币体系,各种商店,酒吧,甚至公交车,政府部门,体育运动应有尽有!你很难感觉出自己是处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之中,仿佛举起魔杖就能召唤一辆魔法公车,只要知道窍门,就能找到对角巷,买到你需要的所有东西……当然,你得有金加隆才行hhhh!第三.是随同主人公一起成长。第一部的哈利波特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你会以为自己在看童话故事,虽然最后的反转让人吃惊,但除此之外一切都好似是安排好了的:大难不死的男孩从小被虐待,突然被告知自己是巫师,在学校结交朋友,树立敌人,一步步追查暗中捣鬼的坏蛋,最终直面对敌,战而胜之……如此清晰流利,虽然一样好看,却没有摆脱童话故事的一般套路。然而随着三个主人公渐渐长大,故事也越发的沉重和黑暗起来,你得不断地经历和适应人生的挫折,苦难,甚至牺牲。
       生活不是只有魔法焰火和鲜花,还有食死徒和黑巫师。
       当然哈利波特的好看,绝不仅仅在于这三点,罗琳巧妙的布局,精心的策划,扣人心弦的悬念,惊心动魄的冒险描写的无不出众。而且在故事的中后期,还加入了关于种族歧视的深刻话题,让整个故事更提升了内涵和厚重感。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能理解这些沉重,但终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他们会明白自己看的小说,不仅仅只是童话故事。它关乎成长,关乎自由,关乎平等。你可能进不了霍格沃茨,但你同样能收获到知识,成长和友情;你可能拥有不了强大法力,但你同样可以学习到坚强,勇敢和面对。
       成长吧,拿起魔杖,迎接挑战。
       好像是有心人才会真正懂得这个十五年意味着什么,亦或是再来十五年的十五年。这一次他们的历险在纽约,下一次听说是在巴黎,你的城市,我的城市,你们的,我们的,无论在哪里,依然心系那片土地。少年每次提起霍格沃茨都会上蹿下跳激动万分,长大后再提起会不禁微笑说起那是陪伴我十多年最美的故事,内心总是温暖湿润。无论身处在哪个时空,都希望每一位哈迷的世界精彩纷呈。就算等我们都老去,也会在阳光底下,笑眯眯的给孙子女说起曾经,有一个陪伴了我们十多年童年青春的魔法世界。

     「宁愿相信自己是个麻瓜,也不信这世上没有魔法。」
      影片的结尾,应魔法部门要求,「麻瓜」男二悲壮走入遗忘之雨,洗去了记忆。一个情怀年代的终结。Kowalski就是我们,我们就是Kowalski。我阴差阳错买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他用差阳错把箱子提回家。我们从一开始用他的眼看这个魔法世界,进入无数种想入非非的可能性。一开始还睁大眼睛问自己这是不是梦,不想离开手挥魔杖的人一步,这个梦做着做着就信以为真。

       在雨中,

        脸朝上,

       告诉自己,just like wake up。 

        泪如雨下。  
       我们最终也伴随影片《神奇动物》走进了那场雨里。 站在雨里渐渐被一忘皆空咒抹去记忆的胖胖的男二,显然就是我的缩影,是每一个还在等待猫头鹰到来的人缩影。他与主角们的告别,就像我与这个陪了自己15年的系列一样:
       深夜小酒馆里烛火昏黄,矮胖的老板在柜台算着酒账,客人们喝着麦酒看着舞台之上,吟游诗人开始唱起久远的歌谣:当所有的故事写下第一行,原来所谓英雄开始也和我们一样。
       一个人的神奇动物,七本的成长冒险,八部的光影魔术,十五年的魔法记忆。从十一岁到二十五岁,我终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麻瓜。
       十一岁的你憧憬收到猫头鹰的邮件,二十五岁的我幻想能猜到暴富的数字。
       十一岁的你年复一年的苦等,二十五岁的我书柜已经有了灰尘。
       十一岁的你对着世界地图寻找伦敦,二十五岁的我对着负的信用卡一腔惆怅。
      十一岁的你苦背羽加迪姆勒维奥撒,二十五岁的我头疼十八届一二三四五六。
       十一岁的你躲在书本后对老师偷偷挥舞铅笔,二十五岁的我在寂静夜里只能一遍遍听着那熟悉的海德薇序曲。
      十一岁的你不断憧憬霍格沃兹,从此梦境可以描绘,二十五岁的我不断品尝生活的苦味,从此酒酣也不醉。
       十一岁的我常常欣喜可以与三人共同成长,二十五岁的我才知道原来97年故事就已写下。
        十五年过去,你依旧没有收到那封邮件,而我终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麻瓜。于是,你终于发觉已经长大,梦境应该醒来,但当音乐再次响起,眼眶开始泛出泪水,我才知道其实你没有。

       这真是一段奇幻的旅程,尽管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再见。

      “如果你生于1985到1998年之间,请记得你的霍格沃兹入学通知书之所以没寄到是因为伏地魔抹去了政府文件中这期间出生的麻瓜巫师记录。”— —From JK.罗琳

       在社会洪流中动荡的成年的我,仍然幻想有一天,猫头鹰叼着一封信来到我的窗前,让我去9又3/4站台,有一只魔杖还没有卖出去,因为我没到它面前。尽管我的额头上没有闪电型伤疤,但在我的脑海里,生活仍然处处都是魔法。

       这里讲一个有趣的细节,我看完电影出来,外面就刚刚下起雨来。

       感谢罗琳,你用魔法铸成了我童年的信仰,让我知道一个理想世界的存在。罗琳真的知道怎样开始和结束一个故事,最后大雨倾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也像被施了遗忘咒。这是一场关于童年、与这个魔法世界的告别,一忘皆空。
       所以生活依旧负重前行,内心真的只能留在这里吧,就像这部电影里男主Newt说的一样
              ———因为 “霍格沃茨是最棒的魔法学校。”
        『⭐Always⭐』——From 斯内普教授🐍

评论(3)
热度(245)
  1. 共2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莫欺吾丶少年穷 | Powered by LOFTER